还看不懂美国移民排期表?一文教你读懂表A和表B的区别!

在美国移民申请的过程中,"排期" 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概念,但很多申请人对它的理解仍停留在 "排队等待" 的模糊认知中。

而排期表中的表 A 与表 B 更是让不少人困惑 —— 

这些疑问不仅关系到申请节奏的规划,更直接影响着工卡办理、子女年龄锁定等核心权益。

今天我们就从政策底层逻辑出发,帮你理清移民排期的关键节点,让你美国移民不走弯路。

美国每年为亲属移民和职业移民设定了配额上限,当某一类别的申请人数超过年度配额时,就会出现“排队”现象。

为了管理这种等待机制,美国国务院每月会发布一份《签证公告排期表》(Visa Bulletin),向全球申请人公布当前可以获批签证的“优先日期”:

这个日期就是你在移民队伍中的“号码牌”。排期进展到你的优先日时,你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申请流程。

哪些人会出现有排期的情况呢?

如果你是以上类别的申请人,那么接下来的内容,你一定要认真看!

表A (Final Action Dates):移民审批“最后一步”的闸口

只有“优先日”早于表A对应类别的日期时,移民局或领馆才可以正式批准你的申请

表B (Dates for Filing):递交申请材料的“提前窗口”

表B,允许申请人“提前递交移民申请材料”,即便表A还没到,也可以获得提交I-485(境内调整身份)的机会。

这对在美留学、工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

是否可以按照表B递交,还需看每月移民局(USCIS)是否“允许使用表B”,他们会在官网单独公告。不是每个月都允许使用表B。

表A前进:意味着“最终获批”的时间更近了。

若已递交 I-485:表 A 排期到了后,移民局开始审批,材料无误则绿卡即将发放;

若在境外等待:表A 到了后,NVC 将发送面试通知,进入签证最后环节。

表B前进:意味着“可以提前递交材料”的窗口来了。

境内申请人可立即递交 I-485(需看 USCIS 公布本月是否开放表B进行递交),但表 B 递件≠马上拿绿卡,仍需等待表 A 达标后才进入审批阶段。

排期前进是一种信号,但也别误读。

有些申请人看到排期大幅前进,就误以为整体进度在加快,于是贸然安排辞职、退学等计划。

事实上,排期是一个动态机制,有时是因为配额暂时宽松,国务院临时推进以消化申请;

有时则会“倒退”(retrogression),上月还在范围内的申请人,下月又被排除在外。

Q:境外申请人能用表 B 吗?

A:表 B 除了适用于境内 I-485 申请人,境外申请人也可以参考表B来推动NVC阶段的工作和审理,表B到了之后完成NVC的工作,接下来就耐心等候表A,排期到了之后等待 NVC 面试通知。

Q:表 A 和表 B 哪个更重要?

A:表 A 是获批的必要条件,表 B 是提前布局的工具;两者结合使用可优化申请节奏,例如美国境内申请人可借表 B 提前递交485申请,缩短在国外等待签证的周期。

1、记录优先日:

保存 I-130/I-140 递交回执,明确排队起点;

2、动态跟踪:

每月关注表 A / 表 B 更新,若表 B 开放且 USCIS 允许,且又有签证入境的前提下,可考虑I-485 递交转身份申请;

3、材料预准备:

提前整理体检报告、无犯罪记录证明等文件,避免因材料延误审批。

很多时候,移民并非单纯的一纸申请,而是一场时间与规划的博弈。

早一点了解规则,就能早一点做出对的选择;早点开始准备,就能在排期“开放”的一刻迅速进入正轨。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理清亲属移民排期的逻辑,看懂表格背后的信息,也为你和家人争取更多确定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