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小学申请季开启,多伦多教育局教你如何选课?

新一年的加拿大中小学申请季已经开始,有不少家长已经提前给孩子规划了明年秋季的入学了。由熟悉的中国教育体制,向陌生的加拿大教育体制转变,给家长和孩子带来了挑战。尤其,面临在国内不曾遇到过的选课问题,不少家长担心选不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接下来,我们就以多伦多教育局给出的选课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们了解如何制订属于自己的课程表。

小学生不需要选课

在安省,小学阶段教育以夯实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探索兴趣为主。小学的课程由教育厅统一制订,除非学生有个人教育计划或其它特殊需求,否则所有学生的课程皆相同,因此多伦多教育局下辖小学的幼儿园小班至8年级学生无需选课。

中学生选课

安省9至12年级高中生的课程逐渐由低年级的全面、统一转变为专精、个性化发展。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选课将对此后的高等教育阶段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学生们需要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着眼未来发展,仔细选择脚下的道路。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目标方可毕业。

通常情况下,学生完成并通过一门课程即可获取1学分。不参加额外学习(如夏季课程),学生每年可以修8门课。

在必修的18个学分中,学生需要完成下列课程。

第一类:英语(包括OSSLT课程)、法语作为第二语言、古典语言、国际语言、原住民语言、加拿大与世界事务、原住民研究、社会/人文科学、生涯规划、Co-op教育;

第二类:法语作为第二语言、艺术、商业、体育、Co-op教育;

第三类:法语作为第二语言、科学(11或者12年级)、计算机、技术教育;;

在完成必修学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是否可以用在中国已修读的课来替代某些必修学分、如何确保在自己计划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必修学分等。辅导老师团队将悉心帮助学生逐一解答这些问题,并设计属于学生自己的毕业路线。

在学生与辅导老师交流前,最好掌握如何看懂课程的代码,这些代码会在学生的课程表上显示。所有课程的代码有6位,前3位代码表示该课程的科目,而此3位中的第1位代表了科目的种类。

比如首位为“A”的课程是艺术类的,而首位为“C”的课程是加拿大与世界类的,“E”为英文类,“M”为数学类,详细分类可见下图。

如上面的CGC1D1课程中,CGC代表这是一门加拿大与世界类课程中的“加拿大地理”课。

课程代码的第四位代表这门课程的设计年级(或代表语言类课程的级别),从代表九年级的1,到代表十二年级的4。若是语言类课程,该位由从代表最低级的A上至代表最高级的E组成。如上面的CGC1D1课程中,第四位的“1”表示这是为九年级设计的课程。

请注意,在安省,学生可以修习与自己所在的年级相同或更低的课程,例如十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修习九年级的课程。而如果课程代码的第五位是“O”,则可以被任意年级的学生修习。

课程代码的第五位表示该门课程的类别,其由代表学院类的“C”,代表学术类的“D”,代表职业类的“E”,代表本校专属课程的“L”,代表学院或大学类的“M”,代表开放课程的“O”,代表大学类的“U”,代表无学分的“N”,和代表分流类的“W”组成。

希望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也许可以多多选择该位代码为“U”、“M”的课程,而希望进入学院的学生则可考虑修习“M”、“C”类课程。上面的CGC1D1课程中,第五位的D表示这是一门学术类课程。

课程代码的最后一位是由教育局设立,用以区分课程所属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