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中H-1B, 创业者如何破局自申H-1B成功
12月17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对H-1B签证政策进行34年来最大改革:允许创业者用自己创立的公司为自己申请H-1B签证!
这一政策彻底打破“雇主绑定”的旧规,为在美留学生和创业者开辟了一条“自立门户拿身份”的新路径。
正值H-1B抽签季,许多朋友提到,如何破局自申H-1B成功?自己的公司可能不符合H-1B申请的资格?应如何向USCIS证明初创公司的资质和职位的真实性?今天,我们就来为创业者梳理一应关键要点。
根据改革方案,创业者需满足以下条件:
✅ 公司合法注册:需持有美国营业执照、联邦税号(EIN),并具备固定办公地址(如租赁合同)。
✅ 职位符合“专业职业”标准:岗位需与受益人学历背景相关(如计算机硕士申请软件开发岗),且职责需高度专业化。
✅ 支付能力证明:公司需满足LCA(劳工条件申请)的薪资要求,即使初创企业也需提供银行流水或融资证明。
⚠️ 误区警示:
❓“自己当老板就能轻松获批”?
❌ 这个理解是错误的!USCIS对“自雇型H-1B”审查更严,需额外证明职位存在的必要性。
❓“公司小就不用交高工资”?
❌ 错!薪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否则可能被质疑“虚假雇佣”。
1)公司合法运营文件
◎ 营业执照+EIN信函:证明公司注册合法性和税务身份。
◎ 商业租赁合同:需体现长期稳定的办公地址(居家办公需谨慎,可能被质疑公司稳定性)。
◎ 官网/宣传资料:展示业务范围、团队构成及发展规划,增强可信度。
2)职位真实性文件
◎ 详细雇佣合同:明确岗位职责、薪资结构、汇报关系(避免笼统描述)。
◎ 组织架构图:证明该职位是公司运营的必要组成部分(例如:技术岗需对应产品开发需求)。
◎ 同行薪资报告:提供行业薪资数据,佐证LCA工资合理性。
◎ 历史H-1B批准记录(如有):若公司曾为其他员工成功申请,可大幅提升可信度。
❌ “职位与业务规模不匹配”
- 若公司仅3人,却申请“高级总监”职位,易被质疑合理性。建议从实际业务需求定义岗位名称。
❌ “支付能力存疑”:
- 初创企业可提供银行账户余额、投资协议或未来收入预测,证明有能力支付H-1B工资。
❌ “材料逻辑混乱”:
- 雇佣合同、岗位职责、公司业务需形成完整证据链。例如:电商公司申请数据分析岗,需说明该岗位如何支持销售增长。
✅ 建议提前6个月准备材料:梳理公司业务与岗位关联性,避免临时拼凑。
✅ 量化证明职位价值:用数据说明岗位对公司营收、技术研发的贡献(如:预计提升效率30%)。
✅ 备选方案应对补件(RFE):若收到USCIS质疑,需迅速补充客户合同、业务订单等新材料。
H-1B改革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自雇型申请”的复杂程度远超传统雇主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