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警惕美国移民局针对H-1B、职业移民绿卡申请发出新型RFE!这个新趋势释放出哪些危险信号?

最近这段时间,有多位美国移民律师反映他们处理的H1B、或职业移民绿卡I-140申请收到了一种新型RFE:移民局声称他们在审理申请时发现了“可能存在的不利于申请结果的信息adverse information”,需要提供受益人的最新家庭住址,并需要受益人配合完成生物信息采集,即打指模。

⚠️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美国的移民律师十分担忧:

这种前所未有的模糊与强硬,令美国移民法律界高度警惕,并让人不能不怀疑“本届政府的移民执法审查正在扩大范围已运用到普通的移民申请中来”!

根据多位移民律师反馈,移民局的这类RFE信件中会写道:“我们在审理申请时发现了与受益人相关的潜在的不利于申请结果的信息adverse information,为了继续处理您的申请,我们需要受益人提供更新后的地址,以便我们收集生物识别数据。”

这类新型RFE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 首先,被要求提供的内容与申请本身无直接关联。

过去,移民局在处理H-1B或I-140申请时,通常更关注受益人的学历背景、职位匹配度、专业职位specialty occupation、薪资水平、维持合法身份等等与资格认定直接相关的事项,而这种新型RFE却一反常规,要求的是“家庭住址”和“采集生物信息”,而且并未解释索要这些信息与申请本身有何具体联系。

🔲 其次,补件理由仅以一句“我们掌握了不利信息”为依据,不提供信息的具体来源,也不做具体解释,脱离了移民局长期遵循的程序性规范。通常如果移民局在审查后认为有不清楚的地方,才会发出RFE明确列出需补充的具体问题,这种含糊的表述让申请人无法进行有效回应,更谈不上反驳或解释。

🔲 再次,以往很少有人听说申请H-1B、或在I-140阶段就要求打指模的情况。

对于移民局突然发出这种类型的补件,业界普遍认为此举背后可能存在的动因包括:

移民局正在测试或部署一种新的“风险筛查机制”。

也许是通过人工智能AI等手段,从社交媒体、出入境记录、政府数据库等多个渠道交叉比对信息,从中识别出“潜在问题人员”,一旦系统识别到某种风险信号,便会触发RFE,要求申请人提供住址与配合生物识别采集。

其二,在川普政府移民政策趋于强硬的背景下,这种补件可能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核实,可能是未来“选择性执法”的前奏。

最近大家频频看到类似这样的消息:某位移民申请人在移民面试现场被拘捕。把现在出现的这种RFE要求和这些新闻结合起来,不禁让人联想这种突如其来的打指模要求会不会是移民执法的前奏???

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RFE模式,之前没有移民律师有过这种处理经验,但律师们普遍建议:申请人先不要盲目配合这一类补件要求,尤其是在RFE中未明确说明“不利信息”的来源与内容时。

根据法律:当移民局基于某些所谓的不利信息要对申请人做出不利决定时,必须向申请人披露具体信息内容,并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进行回应与反驳,以保护申请人的知情权与辩护权。

⚠️ 换言之,如果移民局在补件中未能依法说明“信息来源、具体内容及其关联性”,则申请人及其律师完全可以在回复RFE时,援法律条款要求移民局依法披露信息内容,而不是直接提供住址或配合打指模。

但是现在也无法预测,如果按上面这个建议直接回应RFE、要求移民局提供更具体信息之后会对这份申请产生什么具体结果...

目前移民局并未发布任何关于H-1B、I-140申请流程变更的通知,面对这种全新类型的RFE美国移民律师界保持观望状态,大家都不确定这些不同寻常的RFE是否预示着川普政府会出台新的限制措施。

提示大家:这一新趋势值得所有H-1B、I-140申请人提高警惕,一旦不幸遇到此类问题应尽早与专业移民律师合作,明确自身权利,及时采取法律上的应对措施。越是在政策不确定的时期,越要以法律武器守住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