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加拿大省提名移民拿到枫叶卡后,可以搬离该省份吗?
作为加拿大移民制度的核心支柱,省提名计划(PNP)赋予各省(除魁北克和努纳武特)自主筛选移民的权力。各省根据本地经济需求,定向邀请技术工人、企业家和国际毕业生,例如安大略省优先医疗护理人才,阿尔伯塔省青睐IT从业者。
联邦分配给PNP的提名名额从2024年的11万骤降至2025年的5.5万,医疗、建筑、科技等行业成为各省争夺焦点。PNP本质是"双向奔赴"——省政府希望新移民填补劳动力缺口,申请人通过提名快速拿身份。但拿到PR后搬家,可能触碰政策红线。
准备正当理由应对审查,若因特殊原因需搬离,以下理由可能被接受(需附证明文件):
1. 就业困境:
提名省3-6个月内未找到与NOC代码匹配的工作(需提供求职记录、拒绝信)
其他省有更高薪资或更匹配的职位(附录用通知书)
2. 家庭因素:
配偶在另一省工作(附结婚证、配偶工作证明)
照料患病家属(附医疗证明)
3. 教育/医疗需求:
提名省无所需专业的高校(附录取通知书)
特殊疾病需跨省治疗(附医院转诊信)
常见误区大揭秘:这些坑千万别踩!
误区1:拿到PR就安全,不用管提名省
正解:PR批准后1-2个月内是审查高发期,建议至少保留提名省银行账户和通讯地址。
误区2:搬家理由随便编,反正政府查不到
正解:各省与IRCC数据互通,跨省去工作/学习会被直接抓取记录。
政策底层逻辑:为什么省政府"紧盯"搬家?
从本质看,PNP是各省"用有限名额换经济贡献"的策略。2025年配额减半后,每个提名名额背后可能有数十份申请,省政府必然严格筛选"真定居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禁止搬家——政策鼓励"先融入、再发展",反对"拿身份即跑路"的投机行为。
官方态度参考:加拿大移民局曾表态:"我们理解生活变化可能导致迁徙,但申请人需证明提名时的定居意向是真实的,且在获批后努力履行承诺。"
在移民配额收紧、审查趋严的大背景下,省提名后的迁徙需要"战略耐心"与"证据意识"。
建议申请人: 提名前优先选择真正有意向生活的省份,避免"为拿身份而妥协" 若计划未来搬家,提前与移民律师沟通,制定"定居-迁徙"路线图 。无论何时,诚实永远是最佳策略——虚假陈述的法律风险,远高于短期便利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