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入籍遇新规:道德审查细节化!
2025 年 8 月,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发布史上最严入籍新规,彻底改写了 “良好道德品质” 的评估标准。这项被称为 “公民身份黄金标准” 的改革,不仅要求申请人通过英语和公民考试,更将审查范围扩大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 从交通违规到社区贡献,从纳税记录到家庭责任,都可能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因素。
图源:USCIS
按照美国移民法,获得永久居留权(绿卡)的移民,通常在居住满三至五年后,就可以申请成为美国公民。长期以来,申请人需要满足三项核心条件:通过英语测试、公民考试,以及证明自己具备 “良好道德品质”。
在过去几十年里,“良好道德品质” 的定义相对清晰,主要是排除移民法规定的严重犯罪行为,像谋杀、暴力重罪、毒品犯罪,或者被认定为 “惯常醉酒者”。只要不触碰这些红线,绝大多数申请人都能顺利通过这一审查环节。
然而,USCIS 的最新政策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在,移民官员 “不能仅以不存在不当行为作为判断标准”,而是要进行更细致入微的全面评估。也就是说,即便申请人没有犯下严重罪行,也可能因为一些日常行为,被认定为 “不具良好道德品质”。
那么,新政策下的审查标准有哪些变化呢?USCIS 在备忘录中明确指出,官员需要 “更加重视” 申请人的积极特质。这些积极特质包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认真履行家庭责任、具备一定的教育程度、拥有稳定合法的就业、在美国有较长的居住时长,以及良好的纳税记录等。这些方面将成为证明 “良好道德品质” 的加分项。与此同时,新政也列出了一些即便在法律上不算犯罪,但可能被视为 “不符合社区公民责任” 的行为。例如,鲁莽或习惯性的交通违规、骚扰性乞讨、强行推销等,都可能在入籍审查中成为不利因素。
此外,备忘录还强调,如果申请人曾经有过不当行为,官员需要衡量其是否有改过自新的表现。这包括是否遵守缓刑规定、是否缴纳拖欠的税款或子女抚养费,以及能否获得社区领袖或组织的支持信等。
USCIS 首席发言人马修・特拉格瑟(Matthew Tragesser)表示,这一政策是特朗普政府 “恢复美国移民体系完整性” 的又一举措。他称:“美国公民身份是公民身份的黄金标准,只应授予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新的审查确保新公民不仅能掌握美国的文化、历史和语言,还能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也有人对这项政策提出了质疑。拜登政府时期的 USCIS 前高级官员道格・兰德(Doug Rand)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目的是恐吓合法移民,让他们不敢申请公民身份。他指出:“他们通过扭曲‘良好道德品质’的定义,把一些极其无害的行为也纳入其中。这样一来,官员就能凭借微不足道的理由拒绝申请。” 他特别提到政策中关于 “交通违规” 的规定,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扩展。
根据 USCIS 的数据,在过去十年间,美国平均每年归化 60 万至 100 万名新公民。而如今,分析人士指出,新政策可能会导致更多申请被推迟甚至拒绝,影响成千上万合法移民的入籍进程。
在当下美国移民政策不断变动的背景下,这项关于 “良好道德品质” 评估范围扩大的政策,无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它究竟是提升美国公民质量的有效手段,还是给合法移民设置的人为障碍?这一政策的实施又将对美国的移民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